\
图4

江苏采风:“非遗”与旅游牵手 让博物馆“活”起来


新民晚报社区版旅游视讯图文频道2019年10月30日上海讯(编辑/摄影:刘征)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共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乃至世界极为关注的方向,随着文旅融合的高速发展与推进,“非遗”与旅游的牵手越来越紧密。不久前,记者参加“文旅融合看江苏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2019全国主流媒体专题采风活动,先后赴南京、扬州、无锡、苏州、徐州等地“非遗”博物馆和相关景区观摩体验,感受到通过一些非遗项目集中展示交流,或通过艺术设计非遗项目的可衍生产品等让非遗项目生动、美观,融入现代生活而“活”起来!

南京:“甘熙宅第”非遗传承展示

 坐落在南京“熙南里”金陵历史文化风尚街区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甘熙宅第”,是南京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住宅。记者来到挂牌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双博馆”的“甘熙宅第“,但见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配以砖雕、木雕、石雕装饰,这一优雅精致的甘家大院内,南京100多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集结亮相,非遗传承人在此进行精彩展示。  

我们参观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树宪的绒花工作室。他介绍说: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以蚕丝为主要原料,完全手工制作的南京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清时代更具规模。南京民间一事三节(婚嫁喜事、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有用绒花作装饰的习俗。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技艺、把“非遗”与旅游结合起来,赵树宪创办了梧翊凰非遗文化传播企业,吸收了一批年轻人参与设计制作,不仅传承了头花、帽花、戏剧花、胸花等技艺,还发展了时尚挂件、室内装饰等伴手礼,也为博物馆景区吸引了更多游客。

扬州:精心打造“三把刀”集聚区

 2018年,扬州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扬州三把刀”,即天下闻名的扬州厨刀、修脚刀、理发刀,首次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列入。在走访扬州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时记者获悉,除了公园内设置的1757街坊集中了非遗项目展示市集外,靠近瘦西湖北门长春路一带,正在打造的扬州淮扬菜文博馆和体验馆、扬州传统修脚术博物馆、扬州理发术博物馆等“扬州三把刀”文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对外开放,成为游客体验“扬州三把刀”名片的好去处。

在古色古香、飞檐走壁的庭院式建筑内,扬州传统修脚术博物馆摆放着修脚刀等一些老物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修脚行业协会会长陆琴向记者讲述了素有“中华修脚刀之乡”美誉的扬州修脚历史:修脚俗称“扦脚”、也称“足医”,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诊疗法。从1988年开始从事扬州修脚业的“70后”女子陆琴,因为对修脚技巧钻研娴熟,以匠心传承中华修脚技艺,被誉为“脚上雕花”的中国第一代女子修脚大师,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和嘉奖,还是修脚行业走出的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传承非遗技艺,她创办的“陆琴脚艺职业培训学校”已培养修脚师数千名,在国内各地开设的“陆琴脚艺连锁店”近百家。

在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的今天,“扬州三把刀”非遗技艺的空间正在扩容。据悉,以扬州饮食、沐浴和美发三个行业为代表的“三把刀”集聚区,规划建设形成相当于围绕瘦西湖的一个带状商圈,目前迎宾馆淮扬菜宴席自主研发了满汉全席和乾隆御宴等,趣园茶社也开辟了独具一格的淮扬美食书场,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食宿需求。

苏州:寻访昆曲·评弹“吴侬软语”

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建于该市古城区中张家巷、坐落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全晋会馆内的苏州戏曲博物馆,包括中国昆曲博物馆和邻近的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我们吟诵着“古韵江南小巷幽,吴侬软语醉心柔”的诗句,穿街走巷寻访这两家为世界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以及首批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弹,而建立的专业博物馆。馆内现藏有昆曲、苏剧及其他剧种,苏州评弹及其他曲种等各类文物古籍、珍贵史料三万余册(件)。

中国昆曲博物馆所在的全晋会馆,是苏州历史上100多所会馆、公所中迄今最为完整的一座,其规模之大、雕饰之美亦是少见。“巧夺天工”、雕梁画栋的百年古戏台是博物馆的建筑精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戏台座南向北,台高约3米,每边宽6.5米,围上弓形的"吴王靠"木栅栏,构成36平方米的正方形三面。戏台飞檐翘角,华美精致。台前缀饰有双凤、二龙、金狮、蝙蝠等浮雕。在古戏台对面的演剧场,昆曲年轻演员“姹紫嫣红开遍”的水磨腔穿透三百年时光,依旧动人心弦。演出之前,记者们还跟演员模仿学习起昆曲的“兰花指”等手势、体态和腔调,不亦乐乎。

苏州戏曲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谈峰介绍说:“目前每周日下午两点到三点半,中国昆曲博物馆内都有昆曲演出,向百姓开放。”博物馆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昆曲,既向世人展示物质的昆曲文物和资料,又展示了非物质的活态的昆曲艺术。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也设有与游客互动的小剧场,评弹演员用吴语说唱的评话与弹词,至今约有400余年历史。浓浓软语,优雅唯美,如今听来依然悦耳……

图1:南京市民俗和非遗“双博馆”所在地“甘熙宅第”(采风团吉祥物“苏大脸”)

图2:淮扬美食书场厨艺演示

图3:媒体人跟着昆曲演员学习“兰花指”

图4:苏州年轻演员表演昆曲

@

最新评分


上一条:Club Med全渠道发力双11,冰雪假期产品销量获50%增长 下一条:第五届无锡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