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琪伟考察银联上海总部


       2012年5月16日上午,邵琪伟在上海市旅游局局长道书明等陪同下,驱车来到浦东,在中国银联股份公司上海总部的信息中心查看了银联卡全球交易管控情况,随后参观了银联卡陈列馆,最后与中国银联董事长苏宁等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
       在陈列馆,工作人员根据实物和图片,向邵琪伟局长一行介绍说:我国第一张银行卡发行是1985年,但总体业务发展缓慢,到2001年银行卡跨行交易仅有917亿元,银行卡渗透率仅有2.1%。2002年中国银联的成立,成为我国银行卡发展的“拐点”,银行卡交易开始超常规增长,2011年银行卡跨行交易达15.9万亿元,银行卡渗透率接近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推动商业银行发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银联卡23.5亿张,占国内银行卡发卡总量80%以上。从交易量看,银联卡占全球市场21.8%,银联成为全球第三大银行卡品牌。而且银联网络已延伸至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境外12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受理商户达到720万户,ATM达到93万台,基本覆盖中国人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而且中国银联已经联合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机构发行了超过过1300万张银联卡,而且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持卡人欢迎。
在座谈会上,银联负责人特别介绍说:银联国际化是中国银联成立十年来的重大成就之一,发展路径可以归纳为“三步走”:第一步,“境内发卡,境外受理”,“沿着中国人的出境路线”展开国际受理网络建设;第二步,“境外发卡,境内受理”,为境外人士到中国商务、旅游、学习提供支付便利;第三步,“全球发卡,全球受理”,满足全球持卡人用卡需要。因此,银联卡的发展是随着中国旅游者脚步而发展,未来,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与旅游产业全面对接,让银联卡成为旅游者的“标配”。
邵琪伟表示:随着旅游的大众化、散客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邮轮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游客对银行卡快捷支付、在线支付、手机支付等现代化金融服务和支付方式的需求快速增长,对加快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优化旅游业支付环境、提升旅游业现代化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和金融的融合发展要实现新跨越。
道书明对此十分赞同。他说,随着愈来愈多中国游客走向世界,游客兜中不仅要带着银联卡,还应带着紧急救援服务。2009年发生在美国“1.30 翻车事故”,造成上海游客重大伤亡,最终是国际SOS救援组织提供了紧急救援服务。现在看来,是时候建立中国自己的SOS旅游救援体系了。
邵局长当即建议,在研究发行“中国旅游卡”和“游中国旅游卡”的银联卡新产品方案时,要研究将24小时全球紧急救援服务、保险服务等纳入卡功能的可能性,并要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优质旅游商户为持卡人提供优惠服务,特别要为高等级的旅游景区全面使用银联卡创造条件,同时降低旅游企业刷卡费率,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苏宁对这次调研座谈成果深表满意。他说,要认真探索银联卡在旅游紧急救援、旅游保险、旅游新业态等领域的应用,更好地发挥银联卡在服务百姓出行出境、促进旅游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依靠不断延伸的受理网络,日益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推动金融业与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网友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