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毛谈酒店应对营收下滑之道
今年1—5月份高星级酒店不同程度业绩下滑,幅度在10%—40%之间,这让企业备受困惑。业主方的考核压力,市场的无情迫使经营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新措施、新办法应运而生。有的酒店应变得当避免了营收的下滑,一些酒店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减少了营收的下滑,也有些酒店,措施不当导致既降营收又降品质。其实,市场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在应对公费消费下降时,商务、婚宴、居家消费市场份额仍很大,关键看怎么做。我调研了上海、海口、广州、浙江、江苏5省市中15家饭店(五星级)的经营情况,这些酒店中有国际品牌,有本土品牌,也有单体酒店,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同行作如下探讨。
调结构当务之急
高星级饭店会议、公务宴请、招待占有一定的比重,而自去年春节前中央出台了相关政策,有效遏制了过度的公款消费,“团拜会、座谈会、迎春会”等等相继取消。饭店业受到了影响,而商务市场消费影响并不是太大,正常的业务洽谈会、招商会、宴请还是常态化地在进行。关键是如何调整结构,这个结构一是客源,二是产品,三是定价,结构调好了,客源还是有的。比如上海虹桥迎宾馆,属上海东湖集团旗下企业,公务接待较多,今年一下子减少了,饭店管理层迅速出台应对措施,推出“国宾菜平民化”把原来高档宴请的菜单加以改良,用料上适当调整,高经济重头菜减少,加工工艺还是国宾标准,精湛无比,同时推出“厨师长特推菜”,菜品结构合理、选材注重绿色生态、粗菜细做,定价合理,一周更换一次菜单。这一举措很成功,商务客人骤增,不少家庭式消费也能走进昔日让人望而却步的迎宾馆。由于调结构及时,使营收下滑不到10%,可见战略之重要。
保品质立足之本
目前,五星级饭店之间品质上差异很大,就客房舒适度方面,有些酒店淋浴水压不足,下水不畅,沐浴用品很差,有些功能虽有,却很不实用,空调风机噪声很大,新风补给不够,空气质量不好。保险箱离地高度不足1米,操作时很不方便,自助早餐品质也是大相径庭,有些酒店提供冷冻品点心(中式),豆浆外买,不提供鲜榨果汁。好酒店注重细节,注重品质,无论选材、加工、出品、器皿、台面布置均体现高档酒店的档次和品味。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有些品质能否保证没有技术上的问题,只是理念上的差异,比如,现磨豆浆,有什么技术难度,有些酒店却图省事去外买,买来的豆浆均已加糖,卫生上也很难保证。
我们酒店业面临着各种挑战,政策因素、供求关系、人力资源等等,新形势下需求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又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 人力资源优化与服务品质的关系。由于当今企业成本日趋上升,尤其是人力资源,因此,不少企业开始裁员,精简用工可以降本,但不能过头,岗位应有的人力要保证,与区域工作量明显不等,必将导致品质下降,比如:客房清扫工不够,平均每人每天清扫15—20间客房,试问这客房的清扫质量能保证吗?这个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是员工的过错吗?又如,餐饮一个服务员服务三个包房,这种服务能让客人满意吗?
二、 经营性降本与产品品质的关系。原辅材料是经营成本的重点,不少企业把采购做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买便宜货,“货比三家”“择优采购”,讲讲容易,操作很难。为什么几乎相同的房价,舒适度不同,早餐上的出品也相差甚大,原因是采购标准不同,而采购标准取决于管理层对品质的认识,当然加工过程也很重要,它既是对品质认知的反应又有技能上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全方位开展节能降本,但有个前提,降节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应在量定用材、科学流程、技术革新、杜绝各种浪费等诸多环节上做文章。
三、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企业要培育出忠实的客户,首先要培养忠实的员工,没有员工队伍的稳定,产品和服务质量就得不到保障,没有过硬的产品哪有忠实的顾客,因此,企业应注重可持续发展计划,应在根本上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相结合,员工流动率过高,企业管理层需要反省,需要梳理制度建设和企业人文关怀上存在的不足。
酒店品质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而支撑品质靠理念和系统的制度作保证。比如:大堂吧一杯咖啡、一杯茶、客房夜床服务、送餐服务等等,看似都不起眼,创收不高,其实,它是一个企业的“风向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态度,细节决定成败,意识决定行动。当我们千方百计出招时,不妨先检查一番,从基础工作抓起,从细节着手,把品质切实加以提高。
降价不如附加值延伸
客房出租率有所下降,有些酒店开始降价,餐饮下滑多数酒店进行调价,有的甚至瞄准大众市场,中午自助餐68元,大小生意“通吃”。
应对市场适时调整价格显然重要,也是一个必要的收益管理,淡旺季、节假日都要调价,但不能盲目调。酒店应有各自不同的客源定位,会议型、度假型、商务型等等,而这些不同的客源因自己不同的消费需求选择相应的酒店。比如: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它的位置、硬件产品、软件管理赢得了忠实的客户,年营收突破12个亿,大堂吧氛围、出品、行政酒廊食品、服务、客房的舒适度,休闲配套、宴会、会议功能等等,“舒适性、实用性、专业性”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目前的市场冲击对他们也有影响,但他们不降价,下滑的比例不到5%,大堂吧每天营收近3万元,最近又推出了一些增值服务,他们的增值服务做得很好。又如:绍兴的咸亨酒店,面对今年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每月推美食节吸引宾客,菜谱调整让更多的消费者觉得超值。同时,每周六下午5时至5时30分在酒店水苑戏台,请专业演员演唱“社戏”,这个时间段刚好是宾客入场赴宴,水苑内特殊的舞台及美丽场景,让客人驻足观看、拍照、鼓掌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同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目标,这个目标中有价格,也有产品品质环境氛围需求等等。如果简单地以降价去争取更多的客源未必有用,当价格和产品基本吻合时,宾客需求的是品质的超值,因为宾客流失多数是在产品与服务不能满足其需求时才会另选酒店。客房舒适度、网络是否全覆盖、配套服务等等。同星级饭店房价相差甚大,以上海为例,香格里拉、半岛、华尔道夫、柏悦、君悦等酒店客房在3000元间夜左右,第二档的五星级酒店约在2000左右间夜,1000至1500元左右间夜的酒店为多数。宾客选择时有很明确的心理准备。是在综合酒店功能和产品附加值的基础上作选择的。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比较低,可能在500至900元左右每间夜,对宾客而言增值服务都是高兴的。15年前接待VIP客人上水果、欢迎茶、鲜花、欢迎信,称之为“三到”客到、茶到、毛巾到,现在则不同,网络客人都要求赠送水果、上欢迎信。好一点的酒店房内有自动咖啡机、苹果充电器等等,酒店硬件配置在不断提升,宾客期望值也在日趋增加,因此,我们要迅速提升基本服务水准,客人到酒店最基本的需求是住宿、吃饭,休闲及其他需求也是各有不同。让他们感受超值,满意是基本目标,特色和个性化的服务可能会让宾客惊喜,而想让宾客觉得感动确实不容易,需要在细节方面下功夫,工作做到位了,附加值也体现了。这比一味的降价要好得多。
行政酒廊也是一个提升附加值的好场所。除了方便宾客入住,离店快速办理手续外,全天候提供宾客商务、休息、交流等。早上6时至10时30分提供早餐,4个半小时照顾了过早或较晚的客人也能享用美味早餐。晚上6时至8时的“欢乐时光”提供简餐,上午6时至晚上11时随时可在酒廊喝茶、品咖啡,方便宾客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尊贵。其实,行政酒廊不是商务客人的专用场所,其他各种客人均可以在此享受优雅的环境和各种服务。
我调研了某城市中的多家五星级酒店,发现都没有开启行政酒廊,询问了管理员后才得知,一是开酒廊需要服务员,会增加成本,二是也没有客人提出要去行政酒廊。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对行政楼酒廊的认识问题,行政楼客房价格要高于普通客房,是因为客房本身的硬件配置要好于普通客房,另一方面就是有行政酒廊的功能。而酒廊是提供宾客快速入住和退房的第二总台,同时,它有多种服务功能,餐饮服务、票务、会务、电子商务、管家服务等等,它的价值应体现在房价上,而提供宾客方便和个性化的服务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不开酒廊行政楼客房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至少是对宾客服务不周。第二,除一些商务客人外,许多内宾对行政楼和酒廊的概念不了解,不提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并不是没有需求,在清静雅致的环境里看书、听音乐、喝茶、品咖啡谁不喜欢?酒店管理层要统一思想,不能怕麻烦,有的管理层听说要在行政酒廊开早餐就提出许多困难,把成本高放在第一做托词,不考虑如何最大程度方便宾客,干脆一把锁把酒廊锁着,什么事也没有。这是误区!硬件上已投入,用与不用只是投入劳动力和少量经营性成本,但档次是不一样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把酒廊锁起来,其品位就大打折扣,培育市场、培育行政楼客源,首先要解决酒店管理层理念,其次是出台流程,从大堂GRO到总台服务员都要宣传行政楼产品的优势,要不厌其烦反复介绍、让宾客逐步接受,消费形式需要引导,客户需要培育。一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比二三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要规范,本土品牌酒店和单体酒店要差于国际品牌酒店,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和香格里拉大酒店的行政酒廊做得非常到位,值得学习。
下功夫优化营收结构
客房与餐饮的营收质量不同,客房的变动成本很低,固定的投入主要是硬件产品,人工、水电气和日常消费品占比很少,而餐饮则不同,按毛利60%算,扣除人工25%、能耗10%、各项税费8%、其他费用3%,净利最多不超过14%,餐饮用工多,具有出品的不可控性,从管理角度看难度明显大于客房,一个300间客房的酒店,全年出租率70%,有76659间夜,如果全年平均房价增加100元,一年增加收入766万元,这766万元中有500多万利润,如果在餐饮上要增加500万净利润,营收至少要增加近4000万元,由此可见,酒店收益结构很重要,我们应高度重视收益结构的合理性,努力提升客房的舒适度,通过精品战略提升房价,要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并通过文化融入实现与众不同的亮点和卖点,最终实现效益的增加。
要确立降本等于增效的观念
企业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当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产生正能量和社会效益。当面临市场困境时,开源节流要双管齐下,前面讲的调整结构也好,通过附加值延伸也罢,目的是为了减少效益的下滑,我们在优化营收结构的同时,还应重视企业的立体降本。可以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 优化人力资源。目前用工难,一线员工流动大成为行业通病,如何用好人,减少流动体现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准,一般的五星级酒店人员视规模从300至800人不等,如果部门精简一些,人力资源上采取复合型一人多岗,少用100人应该没有问题,而100人的全年总费用约450万元。
二、 能耗管理,目前,高星级酒店水、电、气能耗占营收7%—13%,按全年2个亿营收,一年减少2个百分点,全年为400万元。
三、 经营性成本,按客房和餐饮营收各占50%计算,采购成本约占5000万,如果市场调研限价工作做得好,建立供货商合作平台双方互信,付款保证,对方让利也能合作。全年下降5个百分点就省250万元,当然要保证品质。
仅以上三块全年可节省1100万元,这是净利润。我们应对市场,要善于调控,适时出台措施,开源与节流永远是并举,千万不能顾此失彼。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费用,都可以设定目标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考核监管的作用,比如人力资源优化可以通过工效挂钩,设定工资与营收的占比,业绩越高工资越高,反之,则同比下降,人员由部门自行调减,业绩少、工作量下降减少用工情理之中。又如能耗,设定占比的同时要有具体的质量要求,有些酒店为了节能不开空调,或少开空调,让人汗流浃背,舒适度根本就谈不上,也有的酒店晚上营业结束后把公共区域照明灯全部关掉,导致监控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灯光不仅有照明的功能,还有烘托氛围的作用,夜间各区域应留基本的照明灯,保证安全监控。总之,降本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降本应在技术革新、减少浪费、杜绝隐性损耗等方面下功夫。每个企业都有文章可做,就看怎么做,措施扎实,办法科学效果会很明显,反之,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经营管理应因地制宜出招,不可盲目跟风,更不能以一味的降价去应对,五星级饭店基本的标准和门槛还是要保留,过低的定价,导致自助餐门口排长队,这不是五星级酒店应有的风景。面对新形势,切忌“病急乱投医”。
作者:上海虹峰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特色文化主题酒店会员联盟秘书长
联系地址:上海青浦区环城东路326号 邮编:201700
联系电话:15301748162 20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