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琪伟视察上海旅专


       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的标志,也是中国大地上最早诞生的旅游高等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的主塑像。2012年5月15日,一个雨后的早晨,空气特别清新。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旅专,迎来了共和国最高旅游行政首长的到访。身着藏青色校服的旅专学生列队在校门口,夹道欢迎邵琪伟的来访。带队的党委副书记杨荫稚老师告诉记者,这天邵局长来访,是第三位国家旅游局局长的莅临,师生们特别高兴。
        在上海市旅游局局长道书明、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陆建非、旅专校长杨卫武等陪同下,从学生实习餐厅到实训教室,从一座座矗立在校园大道的旅游名人塑像,到学校培训导游的景区教学馆,邵琪伟局长细细察看,细细询问,伴随着是一路的思考。
       他笑着对陪同的杨卫武说,上海旅专的硬件环境,一点都不亚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问题是我们如何建设成一家国际知名的旅游院校。建设旅游强国,需要旅游名校。
        杨卫武教授汇报说,在“面向国际,依托行业”的办学理念下,旅专已经形成“五双”教育模式:即“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实景实境的“双实”教学环境,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交互、汉语与外语的“双语”教学和服务与管理的“双重”能力,全校近5000名学生,近三年毕业生行业就业率88.79%,稳定就业率62.7%,从首届毕业生至2007届累计业内发展率为:高层9.8%,中层15.3%,两者相加,旅专毕业生每4人中就有1人走向了中高层管理岗位。邵局长非常仔细地聆听这些数据,还不断插话。当他听到旅专教师中有人参加了国家《旅游法》制订咨询工作,也有人参加了中国第一高塔——广州电视塔,以及上海世博会四大永久建筑——世博演艺中心的建设咨询和管理时,不由露出满意的微笑。
        邵琪伟在总结调研成果时表示,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目前全国旅行社超过2万家,星级宾馆1.4家,直接就业人员1650万,间接就业超过8000万人,各类旅游院校超过2000家,在校学生100多万,每年毕业32-33万人。旅游大众化和产业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大旅游、大发展的环境下,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是中国从旅游大国走向强国的基础。旅专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旅游高校,多年来培养了大批旅游人才,具有光荣传统,现在需要新跨越,要从大旅游的视野来培养学生,特别是要瞄准国际名校的办学水平,办出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旅游名校来。

网友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