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1971仓坊:“非遗手作+农事文化”打造功能复合文化产业园区
阳澄湖1971仓坊由闲置的原消泾粮仓改造而成。这处粮仓建于20世纪70年代,因此定名为1971仓坊。阳澄湖1971仓坊以“匠心造物”为主题,以“非遗手作+”为突破口,以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苏绣,省级非遗苏州缂丝和陆慕蟋蟀盆,区级非遗苏派鸟笼为引领,植入苏绣、蓝印花布、缂丝、蟋蟀盆等非遗手作,再配以休闲餐饮、书屋咖啡、数字文旅、版权工作站等多个业态,构建一套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版权交易、产品销售、研学体验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产、学、研、销”体系,全力打造手工艺人和艺术家的孵化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阳澄湖1971仓坊,共分为艺术+区、老粮仓区、休闲服务区。
艺术+区作为非遗手作集中展销区,设有阳澄印象、吴元新苏州蓝印花布艺术馆、手工艺术家部落、非遗艺术馆、老粮仓记忆·老物件馆。吴元新蓝印花布艺术馆设置蓝印花布晒布架艺术景观、实物展柜、文化展墙、体验空间、文创售卖区,展现了蓝印花布的历史、制作技艺、在服饰、家居等民间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吴元新家族的传承创新,打造了一个蓝白相间的世界,既传承和弘扬了蓝印花布文化,又满足游客手作体验和旅游购物需求,现场有渔娘娘非遗传承人高春花现场量身定制服饰。在这里,您可以亲手体验蓝印花布调浆、染浆、刮灰等工序,感知非遗文化魅力。非遗艺术馆,由姚绣、鬻缂坊和澄泥工作室组成。姚绣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建萍刺绣艺术旗下的非遗生活传承品牌,以研发原创时尚的非遗产品与教研课程为品牌核心,展馆内设有姚建萍艺术成就区、艺术作品区、材料针法展示区、姚绣课堂区、文创产品区,让游客做一回“苏州绣娘”,沉浸式感受苏绣魅力。鬻缂坊是区级非遗传承人姚建珍缂丝品牌,设有艺术墙、缂丝作品展厅、缂丝工作室、缂丝培训区。鬻缂坊1:1复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具有极高的工艺与艺术价值。在这里,您可以亲临缂丝机,感受梭子和拨子穿梭之间“通经断纬”的灵巧。澄泥工作室是区级非遗传承人曹超品牌,展销精美雅致的蟋蟀盆。老粮仓记忆·老物件馆,展示了粮仓过去近百种收粮、储粮、运粮的用具,还原了江南粮仓的生产场景。手工艺术家部落,以“怀旧、手艺、创新”为三大核心元素,集中展示了一百多位苏州非遗匠人的手工艺术品,以年画、竹编、布艺、木器等非遗或传统民间技艺为主,手工竹编、创意陶瓷、摆件陈设、布艺织物、个性饰品、木版年画等新潮手作产品琳琅满目,游客可以体验民间手艺,观看特色展览,分享生活美学,购买民艺产品,进一步推动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产生活。
老粮仓区为5个保留的圆形粮仓“土圆囤”,立足于粮仓及粮食本体,讲述了“一粒金黄的稻谷”到“一块香喷喷的糕点”的过程,融入农耕文化、稻作文化、节气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内涵,让老粮仓迸发新活力。稻米时光,采用多媒体生动再现稻米从萌芽到抽穗再到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表现稻米从一粒谷到一粒米的旅程;谷雨布谷,结合区级非遗传承人方清华苏派鸟笼艺术装置,融入布谷鸟模型和各式灯光,打造非遗现场制作的粮仓文化空间;冬藏入库,采用囤谷的方法把稻谷储存于粮仓中,展陈农具、量具,再现粮食藏粮于仓的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稻谷堆中的震撼;节气农耕,以二十四节气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各个节气的农事,让游客走进农耕场景;舌尖·米食以古时曲水流觞为灵感,设有“旋转自助餐厅”,游客在此品尝到各个时节的应季米食,充分体会到一粒稻谷变成一份食物的过程,实现可感、可品、可食。
阳澄湖1971仓坊还配套休闲服务区,设有湖边书房、林间·简餐、多功能剧场、游客中心。湖边书房,该区域水面开阔,屋舍俨然,一派原生态水乡风光。湖边书房采用4组筒仓结构,与圆形粮仓形成呼应,设置文创市集,打造具有艺术气息的文旅消费空间;此外,还设有书房,共有图书2万余册,以地方文化、苏州文学、历史名人等主题图书为主,配套咖啡、茶饮服务,游客在此可静享乡村生活慢时光;林间简餐,紧邻河畔古树,环境清幽,以阳澄湖本地特色小吃、牛排、日式乌冬面、蛋糕等简餐为主。多功能剧场,为户外阶梯,成为游客休憩打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