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独家探秘:安全用车的“携程模式”
2012中国百强旅行社排行榜出炉,属于“轻质”产业的携程名列第二,仅次于多业经营的港中旅。年营销额超过200亿的携程,其旅游度假板块不仅是携程五大业务的核心板块,更是在去年携程整体利润下滑过程中业绩傲群的黄金板块,也因此受到携程高层的重视和外界的关注。
就上海始发的1-3天短途旅游而论,携程每月至少要发送10000名游客,换言之,每天至少要发6部满载大巴,近五年来没有发生重大旅游交通事故。携程是用什么“神器”来确保旅游交通的安全的呢?2013年3月6日,记者来到携程旅游业务部采访。
群死群伤的旅游交通事故,是许多旅行社业者“谈虎色变”的话题。但与记者聊起这个话题的旅游业务部产品服务高级经理郑士军,则显得比较淡定。他告诉《中国旅游报》记者,近五年来,携程已经组织游客上百万人次出游,但还没有出现过一起重大旅游交通事故,原因是携程从上到下建立了层层安全防范体系,包括旅游安全运营与管理、旅游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节假日旅游管理机制等等。“我们工作中的体会是防优于守。”郑士军说。
措施再好,都得人来执行。而人有七情六欲,驾驶员在路上不得有任何分心,这个难题携程又是如何破解的呢?
“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沟通,只要有时间,我都下到车队,与司机交朋友,大家吃顿饭,熟络感情,用感性语言讲解旅游交通安全是关及生命的红线,千万千万小心驾驶。”郑士军这样说道。这位曾经在JTB干过多年的管理人员,把日式企业的细腻作风带到了携程,几乎每个黄金周,他都会与同事来到汽车公司现场,与合作方管理人员和司机打成一片,共筑旅游交通安全墙。
郑士军还透露,携程对司机的安全奖励很到位,除了车公司有安全奖之外,携程对游客反馈的好司机给予额外奖励,“这一招挺灵的。毕竟,奖大于罚,更有利于调动司机的安全驾驶积极性。”郑士军称。
作为“程式化”服务起家的携程,在建章立制上显然是长项。但制订了这么多条条款款,来束缚上游供应商,是否有点“捞过界”呢?
对此,携程国旅车调主管应丹丹予以这样的解释。她认为,在旅游交通安全上,携程和旅游交通企业的目标高度一致,就是把游客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也是为何旅游汽车公司愿意与合作讲信誉、服务讲规范的携程建立互惠关系的根本原因。
国内做到了,但境外又如何管控风险呢?携程的方法是直接调查,当面协商。郑士军说,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地对用车安全管理比较严格,东南亚则相对薄弱一些。为此,携程加强与当地地接社的密切合作,携程派出专员对每辆车况都作了现场调查和记录,尽量做到定车定人。
“有一次我在布吉岛看到一辆车很新,心中不由大喜,因为当地新车都先跑长途的,退下来之后,才来接旅游团。但细细查看之后,才知道是一部翻新的二手车。由此,我们对旅游交通工具的检查更加仔细了,他们当地人也知道,携程的要求不一样,也因此,对我们携程团的接待用车和交通安全也格外重视。”郑士军讲了他的“海外考察”故事后,不由感慨道:对于无法直接掌控的风险,只能用更细致的方法来沟通,来防范。
千里大堤毁于蚁穴,万里长城垒于砖石。携程就是这样,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用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构筑起旅游交通安全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