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立旅游气象大数据实验室


        9月18日上午,市旅游局、市气象局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举行上海市旅游气象信息工作会议。市旅游局局长徐未晚、市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旅游局、市气象局、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及相关处室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市各区旅游局、气象局相关负责同志,市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从业人员代表等参加活动。

        旅游气象信息服务是市民和旅游者阅读、漫步、休憩上海这座“温度城市”的重要保障。上海市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气象结构相对复杂,“十里不同天”。市民、游客不时受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困扰,对全面、准确、及时的旅游气象信息服务,特别是基于景区的小范围精细化气象预报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部分远郊区的A级景区也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服务,以便更好地规避突发性气象灾害,合理调节游客客流。2016年,市旅游局、市气象局联合成立了市旅游气象中心,发布重点景区精细化气象预报,对全市距中心城市位置较远的17个A级景区发布未来24小时的天气、风力、温度情况,并在4个A级景区建立负氧离子观测点,为市民游客提供有“空气维生素”之称的负氧离子浓度等数据,获得市民和景区好评。
        会上,市旅游局、市气象局对探索旅游科技创新,以大数据技术推动下一步的旅游气象信息工作进行部署。会上成立了旅游气象大数据实验室,旨在结合旅游、气象双方的数据和业务资源,在旅游气象大数据公共服务、智能旅游气象科研、大数据应用创新孵化等方向开展探索。徐未晚、陈振林为实验室揭牌。
        会议发布了上海旅游观景指数。该指数覆盖沪上18个景点,是精细化旅游气象信息的升级版,针对不同景区的特色,综合考虑天气和环境要素对游客视觉体验和生理舒适度的影响,为游客出游提供参考和提示服务。从9月18日起,市民和旅游者将能从上海市天气、乐游上海微博等平台查阅该指数。会议还启动了导游“随身气象站”试点工作。5名导游代表收到了一只徽章大小的气象硬件,与“棒导游”手机应用对接后,将能提供所在位置温度、气压、湿度等精细化信息,帮助导游更好地照顾所带团队,特别是团队中的老弱游客,还能与其他导游联网共享气象信息,帮助同行们提前做好行程规划。所有这些信息都将纳入旅游气象大数据实验室,进一步挖掘利用。

网友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