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度假区旅游要做好“三个融合”
自七、八年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行各业面临的挑战与竞争加剧,大多数领域与行业乏善可陈,唯有旅游业呈两位数增长,短短几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客源输出国,去年不仅有1亿多人次出境,而且在境外消费了3000多亿美元。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建设好自己的旅游度假区。今年国务院下发62号文件,要打消费工程的组合拳,包括旅游、文化、养老、体育和大数据消费领域等,而旅游是先导产业,其带头作用功不可没。旅游在全世界都是最大的产业,上海发展对标的城市是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旅游业在这些城市都是重要的支柱产业,特别在巴黎,旅游是第一大产业。我认为,上海要做大旅游产业,做强旅游度假区,需要做好“三个融合”工程。
第一,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与领域的融合。
在我看来,旅游业需要在国际大都市才能把产业做大,因为旅游业需要与其他产业联动和融合发展,大部分旅游业需要寄生于其他产业才能发展。如我考察过伦敦的哈洛德百货公司,老板告诉我他们是伦敦第二大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500多万,大厅中央保留了百多年历史的菜市场,让游客观看百多年前伦敦人如何割肉买菜,这样游客变成顾客,顾客变游客;再如波士顿,十个游客有七个会参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还有美国人靠“三片”打天下——土豆片、好莱坞大片和芯片,游客无论看土豆片工厂,还是游览影城,或是到访硅谷,都是当旅游景点去玩的。因此,旅游业一定要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 旅游业要做到人与景的融合。
人景融合在有些国家做得非常好。这次为了制订上海“十三五”规划,我们考察了大巴黎2030年规划,主要是对巴黎城市、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其中考察了LV当代艺术中心,这个展馆设计理念就是人景融合,展馆模型是展品,建材也是展品,人在看这个展品时自己也变成展品,这使我理解了人景融合也是当代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有四大名山,但都修的多是台阶,人爬到一半就累得不行,看景兴致就会大打折扣,当然,过去达官贵人是让人抬轿子上去的。但在国外旅游发达国家,多数是修观景台,可以就考虑了人景结合。我们唐诗宋词为何受欢迎?就是因为展现了人景融合的美丽境界,如“月上梢头,人约黄昏后。”“暮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等,就是一幅幅人景融合的美丽画卷。还有巴西里约热内卢,在500米高的山上用无动力滑翔伞俯冲,人就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这些人生经历和旅游体验,是让人终身难忘的。
第三, 旅游业要做好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融合。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建设非常有意义,广富林遗址与相邻的青浦崧泽文化,共同构成了上海之根文化,这里有6000多年前人工栽种的水稻,家养的生猪和第一个村和第一口井等。而400多年前,徐家汇这里诞生了一位我国最早学习研究和翻译传播西方文化的第一人——徐光启,而徐家汇教区的天钥桥路是非常有历史渊源的,当时人们认为此路是通往天国之路,钥匙就在此地,故得名,而桥下的河流,与佘山的河流相通的。如果说上述两个例子是上海在古代和近代的结合,那么,我们还需要与明天的融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出人生50个必去的地方,其中最后一个就是网络世界。我们要充分拥抱现代科学技术,大胆利用先进科技为旅游业服务,为度假区服务,为人民大众创造美好的旅游环境和旅游体验,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神,在游中学,在学中游,以达致人生最美好的理想境界。